菘菜


目錄

「菘菜」在《中藥大辭典》

「菘菜」在《中華本草》

 

《中藥大辭典》:菘菜

【出處】《本草經集注》

【拼音名】Sōn Cài

【別名】白菜(《飲膳正要》),夏菘(《農政全書》),小白菜、江門白菜(《廣州植物誌》),油白菜(《蘇南種子植物》)。

【來源】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幼株

【原形態】青菜(《日用本草》)
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全部禿淨。基生葉堅鋌而亮,倒卵形或闊倒卵形,長30~60厘米,全緣或有不明顯的鈍齒,基部漸狹成寬柄;莖生葉基部垂耳形,抱莖。花淡黃色,長約9毫米,聚生於總狀花序之頂端,且冠蓋著未開放的花芽;萼片4。分離;花瓣4,成十字形排列;雄蕊通常6枚,4強;子房上位,柱頭頭狀。角果細長,長3~7厘米,厚3~4毫米,頂端漸狹而成一長8~12毫米的喙。花期春季。

本植物的種子(菘子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
《綱目》所述菘菜除青菜外似亦包括同屬植物大白菜(又名結球白菜)在內,參見"黃芽白菜"條。

【生境分佈】全國各地廣為栽培。

【化學成份】小白菜每100克食部含蛋白質1.1克,脂肪0.1克,碳水化物2克,粗纖維0.4克,灰分0.8克,鈣86毫克,磷27毫克,鐵1.2毫克,胡蘿蔔素1.03毫克,硫胺素0.03毫克,核黃素0.08毫克,尼克酸0.6毫克,抗壞血酸36毫克。

【性味】甘,平。

1崔禹錫《食經》:"味甘,少冷,無毒。"

2《滇南本草》:"性平和,味甘。"

【歸經】《本草求真》:"入腸、胃。"

【功能主治】解熱除煩,通利腸胃。治肺熱咳嗽,便秘,丹毒,漆瘡。

1《別錄》:"主通利腸胃,除胸中煩,解酒渴。"

2崔禹錫《食經》:"和中。"

3《食療本草》:"治消渴,又消食,亦少下氣。"

4《四聲本草》:"治瘴氣,止熱氣嗽。"

5《滇南本草》:"主消痰,止咳嗽,利小便,清肺熱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煮食或搗汁。外用:搗敷。

【注意】1《綱目》:"氣虛胃冷人多食,噁心吐沫。"

2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鮮者滑腸,不可冷食。"

【附方】1治小兒赤游,行於上下,至心即死:杵菘菜敷之。(《子母秘錄》)

2治發背;地菘汁一升,日再服。(《傷寒類要》)

3治漆毒生瘡:白菘菜搗爛塗之。(《綱目》)

【摘錄】《中藥大辭典》

《中華本草》:菘菜

【出處】出自《本草經集注》。

1.《唐本草》:菘菜,不生北土。其菘有三種:有牛肚菘,葉最大厚,味甘;紫菘,葉薄細,味小苦;白菘,似蔓青也。

2.《食療本草》: 白菜,發話風冷,有熱入食之,亦不發病,即明其性冷。《本草》雲溫,未解。

3.《綱目》:越,即今人呼為白菜者,有二種,一種莖圓厚,微青,一種莖扁薄而白,其葉皆淡青白色。燕、趙、遼陽、揚州所種者,最肥大而厚,一本有重十餘斤者。南方之菘

【拼音名】Sōn Cai

【英文名】young Plant of Pakchoi

【別名】白菜、 夏菘、青菜。

【來源】藥材基源: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rassica chinensis L.

【原形態】青菜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25-70cm。植株光滑,無毛,帶粉霜。莖直立,有分枝。基生葉倒卵形,長20-30cm,堅實,深綠色,有光澤,基部漸狹成寬柄,肉質肥厚,白色或淡綠色;莖生葉長卵圓形或寬披針形,長8-15c m,寬3-8cm,基部圓耳狀抱莖,寬展,全緣,微帶粉霜。總狀花序頂生,成圓錐狀,花後花序軸漸延長;萼片4,淡綠色,基部呈傘狀;花瓣4,淡黃色,基部呈傘狀;花瓣4,淡黃色,瓣片橢圓形或近圓形,長8-10mm,基部具短爪;雄蕊6,長2短,長雄蕊長6-6.5mm,短雄蕊長4-4.5mm,花絲線形;雌蕊1,子房圓柱形,花柱細,柱頭膨大,頭狀。長角果圓柱形,長2-6cm,喙細,稀薄8-12mm,果瓣中肋明顯,並呆見網紋。種子球形,紫褐色或黃褐色,直徑1-1.5mm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
【生境分佈】生態環境:喜生長在土壤肥沃疏鬆,排水良好的向陽地。

資源分佈:中國原產。現全國各地普遍栽培,供蔬菜用。

【化學成份】嫩莖、葉含蛋白質,脂肪,糖類,粗纖維,鈣磷,鐵,胡羅卜素(carotene),核黃素(riboflavine),煙酸(nicotinic acid),維生素C。

【性味】甘;涼

【歸經】腸;胃經

【功能主治】解熱除煩;生津止渴;清肺消痰;通利腸胃。主肺熱咳嗽;便秘;消渴;食積;丹毒;漆瘡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適量,煮食或搗汁飲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【注意】脾胃虛寒,大便溏薄者慎服。1.《綱目》:氣虛胃冷人多食,噁心吐沫。

2.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鮮者滑腸,不可冷食。

【附方】1治小兒赤游,行於上下,至心即死: 杵菘菜敷之。(《子母秘錄》)2治發背, 地菘汁一升,日再服。(《傷寒類要》)3治漆毒生瘡:白菘菜搗爛塗之。(《綱目》)

【各家論述】1.《別錄》:主通利腸胃,除胸中煩,解酒渴。

2. 崔禹錫《食經》:和中。

3.《食療本草》:治消混,又消食,亦少下氣。

4.《四聲本草》:治瘴氣,止熱氣嗽。

5.《滇南本草》:主消痰,止咳嗽,利小便,清肺熱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