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 艾滋病的治療方法


  艾滋病是20世紀出現的一種傳染病,這個傳染病的危害很大,它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,而且治療困難,那麼,中醫是如何認識艾滋病、中醫治療艾滋病的方法有哪些?

  為了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,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1月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,旨在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,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。

 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傳染病,其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(HIV病毒)引起。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,大量破壞該細胞,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。

  中醫對艾滋病認識:

  中醫認為,本病是在沒有防護措施下進行性交後,感受“疫毒”邪氣,其多屬濕熱穢濁毒氣,迅速傳內惡化,損傷氣血臟腑。主要表現為正氣虛,以腎氣虧虛為主,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下導致疾病的發生。

  1、正氣不足疫毒內侵,本虛標實,以正氣不足為焦點。

  2、由性行為途徑,感染疫毒疫毒通過精竅或皮毛粘膜內侵,由氣伏營入血或直入血分,累及臟腑。正虛毒盛,陰陽失調,髒氣衰敗。

  3、濕熱疫毒,傷氣伏營入血在正氣不足,衛外抗邪不力之時,疫毒邪氣乘虛而入,首傷人之氣分,迅而內伏營分,此時毒力不盛,正氣尚可,病情一般不重,若疫毒邪氣內伏營分,可耗傷營陰或壅遏營血。如疫毒太盛,可耗血動血,或毒火攻心,心神被擾。

  4、正不勝邪,內臟虛衰正氣虛弱,疫毒內侵,更傷氣血致使內臟虛衰,氣血津液虧耗。最終導致五臟衰敗。

  5、髒氣不調,內生痰濁瘀血疫毒內傷,臟腑氣血虧虛,功能失調,常致痰濁內聚,瘀血內停,產生惡核、瘰疬、症積等。最後,五臟虛極、氣血津液耗竭,陰陽不能維繫,則陰陽離絕而死亡。

  本病的治療應扶正為主,調動機體抗病能力,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,尤其是調補脾、腎、肺三髒更具有重要意義。但又要抑制或消除致病因子、排除病理產物。治療原則是:辨證論治和辨病論治相結合。

  艾滋病中醫治療方法:

  一、中成藥

  1、右歸丸:溫補腎陽,5-10g,每日2-3次,研究認為可使胸腺及脾臟的淋巴細胞增加,用於腎陽不足證。

  2、四君子湯:甘溫益氣,健脾養胃,常規煎服,研究證明可增加胸腺及外周血t細胞、用於脾胃氣虛證。

  3、六味地黃丸:滋陰補腎,補益肝脾,為“三陰並治之劑”,5-10g,每日2-3次,具有增強t細胞功能,誘生α-干擾素,清除病毒的功能,用於腎陰不足證。

  4、補中益氣湯(丸):補中氣,解虛熱,能提高免疫細胞功能,增加t細胞數量,抗病毒,誘生干擾素,有扶正祛邪作用。常規內服,用於中氣不足證。

  5、十全大補膏:每日2-3次,每次15ml,功效溫補氣血,適用於艾滋病氣血兩虧,見有面色萎黃、神疲乏力、貧血、失眠等。

  6、人參健脾丸:每日3次,每次5g,功效補氣健脾滲濕,適用於艾滋病脾胃虛弱,見有面色萎黃、神疲乏力、食少腹脹、消化不良、貧血等。

  7、冰硼散:冰片、硼砂,吹敷患處,每次少許,每日數次,功效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,適用於艾滋病各期見有粘膜潰瘍者等。

  8、黃芪、黨參、五味子、甘草、茯苓、陳皮、當歸、地黃、枸杞子、菟絲子、麥冬、女貞子、靈芝、刺五加等。適量,水煎服,具有健脾益氣,調補肝腎,平衡陰陽,扶正解毒,增強免疫功能,可配合應用於艾滋病各期。

  二、針灸

  1、針對本病衛氣虛,為固益衛氣可選足三里、合谷、曲池、列缺、大椎等穴。根據陰虛、血虛、血滯等證型與涉及各臟腑經絡見證多少辨證選穴,肺見證為主者取中府、列缺、太淵、肺俞;脾胃見證為主者取太白、三陰交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;心見證為主取神門、內關;腎見證為主者取腎俞、太溪;肝見證為主者取太沖、血海、肝俞。本病虛損見證突出,手法宜用補法為主,留針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不超過20分鐘。

  2、耳針交感、神門、肺、肝、腎,留針時間不宜過長(20分鐘以內),補法為主,每週2次。此外,尚可結合氣功等綜合治療。

  三、氣功

  艾滋病病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和精神情況,選擇1-2種功法鍛煉。適合艾滋病患者功法,一般要求以坐式或臥式為主,體力允許可採取站式以靜功為主,或兼以動功,如瑜珈功、太極拳、內養功等。目的是達到調整情緒、增強身體抵抗力的目的。

  上面從中醫角度介紹了艾滋病的一些知識,也為大家介紹了艾滋病的治療方法,艾滋病的確是一大危險疾病,但是,我們不能因此歧視艾滋病人,握手、擁抱這樣的日常行為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的。 

(責任編輯:林小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