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麻葉


目錄

「水麻葉」在《中藥大辭典》

「水麻葉」在《中藥大辭典》

 

《中藥大辭典》:水麻葉

【出處】《貴州民間藥物》

【拼音名】Shuǐ Má Yè

【別名】土甘草

【來源】為蕁麻科植物冷水花全草。秋後采。

【原形態】一年生草本,全體無毛,高30~60厘米。葉對生,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7~12厘米,寬約4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寬楔形,邊緣有粗鋸齒,主脈3條;葉柄長2~7厘米;托葉脫落性。聚傘花序疏鬆,花白色,單性;雄花花被4裂,裂片短尖,先端微內曲,雄蕊4;雌花花被,3或4裂,裂片不相等,柱頭畫筆頭狀。瘦果為宿存的萼所包被。花期8~9月。

【生境分佈】生於林間石頭裂縫處,或陰濕溝邊。分佈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。

【性味】淡微苦,涼,無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利濕,清熱,退黃。

【注意】孕婦忌服。

【附方】1治黃疸,週身發黃:鮮土甘草三錢,水楊柳五錢,生黃梔三錢,黃泡刺根三錢,楓香根二錢五分。加紅糖少許,水煎服,日服二次。

2治肺癆:土甘草一兩,泡酒服。

【摘錄】《中藥大辭典》

《中藥大辭典》:水麻葉

【出處】《四川中藥志》

【拼音名】Shuǐ Má Yè

【別名】小麻葉(《分類草藥性》)。

【來源】為蕁麻科植物紫麻全草。全年可采,曬乾或鮮用。

【原形態】紫麻,又名:白水芋麻、野麻、大葉麻、大毛葉、紫苧麻。

直立灌木,被柔毛,或近於禿淨,高可達1.5米。莖上有肋槽。單葉互生,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5~12厘米。寬2~5厘米,先端漸尖或尾尖,邊緣有鋸齒,基部楔形、闊楔形至渾圓形,上面淡綠色,下面被白色短茸毛或短柔毛;葉柄長1~4厘米,上部葉的葉柄短,僅長4~8毫米;托葉披針形,長1厘米,早落。花雌雄異株,成腋生小型頭狀的一簇;雄花花球近無柄,花被片3數,花絲突出;雌花花球由8~11朵小花組成,具短柄或近無柄,子房上位,1室,柱頭盾狀,密生一束長毛。瘦果卵圓形。花期春季。果期6~7月。

【生境分佈】生於山谷、溪邊、林下潮濕處。分佈雲南、廣西、廣東、貴州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台灣等地。
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涼,味甘,無毒。"

【功能主治】1《分類草藥性》:"治跌打損傷,止血。"

2《四川中藥志》:"治跌打損傷,透發麻疹,及月瘕病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4兩。

【附方】1治跌打損傷:水麻葉,以金錢草,紅牛籐、酸漿草燉酒服。

2治小兒麻疹:水麻葉、西河柳、紅牛皮菜。水煎服。

3治月瘕病:水麻葉、鏵頭草、牛尾草七、馬鞭草、劉寄奴。共燉雞服。(選方出《四川中藥志》)

【摘錄】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