蘆莉草葉


目錄

「蘆莉草葉」在《中藥大辭典》

「蘆莉草葉」在《中華本草》

 

《中藥大辭典》:蘆莉草葉

【出處】《廣西藥植名錄》

【拼音名】Lú Lì Cǎo Yè

【別名】紅楠草(《廣州植物誌》)

【來源】為爵床科植物蘆莉草

【原形態】蘆莉草,又名:小苞爵床。

一年生草本,柔弱,高20~50厘米,稍被毛或近禿淨;分枝披散或下部伏地。葉對生;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2~5厘米,全緣,上面散生透明的偃粗毛和無數針狀結晶的小線條。花無柄,單生於上部葉腋內;小苞片葉狀,卵形、橢圓形至匙形,長1~1.5厘米;萼長約5毫米,5深裂,裂片線形;花冠白色或淺藍色,管狀,上部膨大而一側腫脹,裂片5,長1.2~1.6厘米,外面稍被毛;雄蕊2長2短,花藥2室。子房上位,2室。蒴果棒狀,長約1.2厘米,每室有種子4~6顆,聚生於中部以上。花期秋季。

【生境分佈】生於山野。分佈廣東、雲南等地。

【功能主治】《廣州植物誌》:"搗爛可敷瘍痛、潰瘡、刀傷、牙痛及腹痛。"

【摘錄】《中藥大辭典》

《中華本草》:蘆莉草葉

【出處】出自《廣西藥植名錄》。

【拼音名】Lu Li Cǎo Ye

【英文名】Leaf of Creeping Dipteracanthus

【來源】藥材基源:為爵床科植物雙翅爵床的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Dipteracanthus repens (L.) Hassk.[Ruellia repens L.]

采收和儲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淨,鮮用。

【原形態】雙翅爵床 多年生披散草本,高15-50cm。莖膝曲狀,下部常伏地,稍被毛或無毛。葉對生;葉柄長3-5mm;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圓,全緣,上面散生透明的粗毛和無數針狀結晶的小線條。花無梗,單生於上部葉腋內;小苞片葉狀,卵形、橢圓形至匙形,長1-1.5cm;萼5深裂,長約5mm,裂片線形;花冠白色或淺藍色,管狀,上部膨大而一側腫脹,裂片5,長約1.5cm,外面稍被毛;雄蕊2強,花藥2室;子房上位,2室。蒴果棒狀,長約1.2cm。每室有種子4-6顆,聚生於中部以上。花期春季。

【生境分佈】生態環境:生於山坡路邊或荒山草地。

資源分佈:分佈於台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等地。

【性味】味微苦;辛;性寒
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消腫;止痛。主癰腫潰瘍;刀傷;牙痛;腹痛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鮮品適量,搗敷。

【各家論述】《廣州植物誌》:搗爛可敷瘍痛、潰瘡、刀傷、牙痛及腹痛。
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